校园安全管理
 
热门文章
 
移动电话:13138881360
联系电话:0755-82155717
传    真:0755-82155717
Email: sziesc@163.com
联系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北路深中街
 校园安全管理

禁止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有人欢喜有人愁

发布时间: 2021-01-27 17:26
 
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学前教育法规定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引发多方讨论。幼小衔接的问题一直都是一个实践中的难点。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杨代媛
 
法治周末记者   孟 伟
 
“少儿编程补习班,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幼儿园数学补习班,让孩子早早具有思维能力!”
 
面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中国家长,不少幼儿园选择早早教授孩子们小学的课程内容,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市面上面对幼儿的补习班也越来越多。
 
而近日教育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的一条规定,更是触动了许多家长的神经。
 
家长们的焦虑:跟不上进度,孩子非常自卑
 
9月7日至10月7日,教育部就《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校外培训机构等其他教育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开展半日制或全日制培训”等条款,让众多家长陷入了焦虑。
 
“现在的情况和以前不一样了。”家住天津的薛洪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许多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以前,就学习了诸如简单的数字运算、简单的汉字等。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报名参加了校外辅导机构。”
 
《草案》的发布,让许多像薛洪涛这样的家长感到十分焦虑。“现在的小学课时安排上有很大变化,比如说,一年级的拼音,很多老师教的都没那么详细,如果不提前在幼儿园学习,孩子很容易跟不上。”薛洪涛说。
 
法律规定与实际情况不符,孩子上小学的压力增加,是家长们主要担忧的原因。据了解,此前天津等一些城市的小学在入学后就会进行一场摸底考试,并以成绩来分班,如果孩子在之前毫无基础,那么极有可能被分到“差班”。
 
“现在我们都有一种误解,觉得孩子在学校里能学到挺多的知识,但实际上,幼儿园和小学需要有衔接和过度。”薛洪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也有人说孩子在幼儿园提前学了拼音,到了一年级就会感到枯燥,肯定对孩子不利,但我不这样认为。”
 
家住云南昆明的张静女士对此也有同感,她的女儿今年上5年级,在班级中成绩优异,她认为这一切的功劳就来自于女儿的学前教育。
 
“我给她报了一个英语学习班,寓教于乐那种,孩子学得很开心。另外我们自己也教了她一些简单的古诗词和加减法,平时也会陪她念绘本。”张静提到女儿的教育经验滔滔不绝,“我认为她的幼小衔接就很好,根据女儿同班同学的家长反映,一些孩子没有在幼儿园学习简单的知识,到了小学十分困难,家长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帮孩子补上,而且跟不上进度的孩子,也会非常自卑。”
 
在薛洪涛和张静看来,法律法规不应当一刀切,孩子的成长环境、基础、个人悟性以及爱好都不尽相同,需要给学校和老师一些自主权。小班中班可以不教授一些基础知识,而大班还是应该学习一些过渡知识,为一年级做铺垫。
 
“只要不是强迫,超前教育并不一定是坏事,孩子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什么要无视它呢?古人的教育也是四五岁启蒙,6岁入学。”薛洪涛说。
 
“佛系派”: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更重要
 
《草案》一公布,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而家长许杨女士和张润兵先生,就是这其中的“佛系派”。
 
“我认为幼儿园还是以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兴趣为主,小孩子嘛,就应该开心地玩。”许杨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己对于提前学习一些小学的基础内容完全不感冒的原因,就是她认为不同的老师教学方法会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在幼儿园提前学了小学内容,反而会影响到小学老师的教授。
 
同样为这一条款感到高兴的,还有来自云南曲靖市、同为老师的张润兵。
 
“我的大儿子现在上二年级,小儿子也正在念幼儿园,我从来没有在他们上幼儿园期间教授他们小学的知识。”张润兵说,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学习兴趣的引导,有的孩子喜欢绘画,就可以进行侧面引导,而不应当强制要求他应该做什么。
 
学前教育小学化一直是教育学界频繁探讨和研究的主题,也是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一方面,小学“零起点教学”引起家长们对教育起点落后的焦虑,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另一方面,小学化概念的误读误用引发社会焦虑,使幼儿园教育实践面临无所适从的困境。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教育部在2018年曾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及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等治理任务,并要求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
 
而《草案》中“校外培训机构等其他教育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开展半日制或者全日制培训,不得实施前款规定行为”的规定,也意味着培训机构开展的面向学前儿童的“学前班”和“幼小衔接班”没有了合法生存空间。
 
“国家想通过法律禁止幼儿园教授小学内容这个事情,我个人认为,我们有一些家长太过于急功近利,孩子小小年纪就搞一些培训班、作业,但其实很容易导致孩子的厌学情绪。我自己也是老师,见多了这样的学生。”张润兵说。
 
对于学前教育,张润兵和许杨都认为,幼儿园不教并不代表家长也一起放弃教育孩子的机会。
 
“幼儿园是一个很特殊的阶段,古话说‘三岁看到老’,所以这一时期培养孩子的兴趣更重要。培训班还是要看孩子的喜好,你不能刻意要求他一定要学个什么特长,跟别人去比较。”张润兵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己的孩子没有上学前教育机构,现在在小学也并没有出现跟不上的情况。
 
专家:幼小衔接的问题一直都是实践难点
 
深圳市英葵教育服务中心执行理事、教育专家欧阳茂初表示,关于不得教授小学内容这一规定,其实在一些政策指引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有规定。
 
“站在整个教育的角度来看,幼儿园的教育应当首先注重孩子基本的生存能力、生活规律的养成以及基本待人接物的习惯养成,知识性培养应是幼儿园比较次要的责任。”欧阳茂初说。
 
但欧阳茂初也承认,幼小衔接的问题一直都是一个实践中的难点。“我们了解到的是,不只私立幼儿园会选择无视这些规定,一些公办幼儿园也同样会无视。”欧阳茂初说。
 
“去小学化这个理想很好,但写到法律中去执行还可能面临着一些实际性的问题。”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教授蔡海龙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幼小衔接的问题与民间、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许有一定关系。
 
“现在教育竞争非常激烈,民间的希望和官方的希望并不是那么完美契合,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先跑一步,很多人认为学前教育应当为未来的升学服务,学校就是利益相关者,他也需要优质生源保证自己的地位,寄希望于他们去落实去小学化的目标还存在一些障碍。”蔡海龙说。